• 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
陈康林
  • 首页
  • 公司介绍
    • 院长介绍
    • 院长视频
    • 公司文化
  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成果展示
    • 专利证书
    • 推广证书
    • 出版书籍
  • 培训项目
    • 项目背景
    • 招收学员
    • 招收弟子
  • 健康体系
  • 药用真菌
  • 文献中心
    • 科研文献
    • 院长文章
    • 科普视频
  • 留言中心
  • 联系我们
药用真菌

Avatar
蝉花

【学 名】

蝉花(Isaria cicadae Miquel)

【中文别名】

蝉生虫草、蝉草、金蝉花、蝉虫草菌、大蝉草、虫花。

【科属分类】

子囊菌门(Ascomycota)粪科菌纲(Sordariomycetes)肉座菌目(Hypocreales)虫草科(Cordycipitaceae)棒束孢属(Isaria)蝉棒束孢(Isariacicadae Miq)

【生长习性】

蝉花为生长在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上形成的子座与虫体的干燥复合体。分布于华南地区。寄生在蝉类幼虫上。蝉拟青霉的寄主有7种,即竹蝉(Platylomia pieli)、山蝉(Cicada flammata)、蟪蛄(Platyleura kaempferi)、云南黑蝉(Cicadatra shaluensis)、草蝉(Mogannia conica)、小鸣蝉(Oncotympana ella)和透翅蝉(Hyalessa ronsnana),多分布在中国南方诸省。竹蝉常见于毛竹产区,是蝉拟青霉的重要寄主。此虫6年1代,每代5龄,常年生活在土壤中,以老龄若虫最易感病。当气温18-24℃,相对湿度>80%的温暖湿润季节,在浅土层活动的老龄若虫,接触带菌的土壤发生感染。到翌年6、7月份,温湿度合适,发病死亡虫体前端长出浅黄色或蛋黄色孢梗束,突破表土,伸向地面,形成我们常见的蝉花。

由虫体和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蝉,浅黄色或黄褐色,折断后可见其内部充满白色或浅黄色致密的菌丝体,气微香。柄部新鲜时淡黄色至波红褐色,顶端稍膨大或后期产孢时急剧膨大,表面有乳白色孢子粉,形似花朵。子座为细长圆柱形,长2.5~6cm,分枝多。

【性味功用】

性寒,味甘,无毒。归肝经、肺经。解痉,散风热,退翳障,透疹。主治小儿惊风夜啼,咽喉臃肿,翳膜遮睛,视物不明;逗疹作痒,麻疹未透。

院长出版书籍

野生药用真菌 Sponsor 2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

关注公众号

备案信息

  •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051
  • 京ICP备2024055872号-2

Copyright © 2024.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.

Scro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