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
陈康林
  • 首页
  • 公司介绍
    • 院长介绍
    • 院长视频
    • 公司文化
  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成果展示
    • 专利证书
    • 推广证书
    • 出版书籍
  • 培训项目
    • 项目背景
    • 招收学员
    • 招收弟子
  • 健康体系
  • 药用真菌
  • 文献中心
    • 科研文献
    • 院长文章
    • 科普视频
  • 留言中心
  • 联系我们
药用真菌

Avatar
竹黄

【中文别名】

竹茧、竹花、淡竹花、竹三七、竹赤斑菌、赤团子、竹赤团子、天竹花

【分布地区】

竹黄主要分布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四川等省及亚洲的日本,后发现中国的贵州、云南等地也有分布。

【科属分类】

真菌界、子囊菌门、子囊菌纲、肉座菌目、竹黄科、竹黄属、竹黄种

【性状介绍】

子座大小为(1.5-4.0)厘米×(0.5-2.0)厘米。成熟的子座为粉红色,肉质,捏之有弹性,球形、纺锤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瘤状。子囊壳为球形或者椭圆形,埋于子座的边缘,成熟时常有喙,直径480-580微米。子囊圆柱形,具有明显的双层壁,(260-350)微米×(22-35)微米,内含6个子囊孢子,偶有8个孢子的报道,子囊孢子单行排列。子囊孢子常为纺锤形,两端稍尖,砖格状纵横分隔,幼时无色,成熟时常稍带橄榄色或者淡褐色,(42-92)微米×(13-35)微米。假侧丝线形,不分枝。子座、子囊及子囊孢子大小因产地、寄主或者不同的研究者观测而有所不同。分生孢子器未见,但一些研究者发现,分生孢子器在同一子座内侧形成,分生孢子为砖格形,与子囊孢子近似,但稍大,无色或者淡褐色。

【生长环境】

竹黄是生长在短穗竹属等竹子的枝条上的寄生真菌,能使竹子患赤团子病。多生于将衰败或已经衰败的竹林中的莿竹属、刚竹属植物的杆上;在竹杆上形成子座,子座呈不规则瘤状,早期呈白色肉质,后变红色,木栓质。

生于箣竹属、刚竹属的竹竿上,多生长在将衰败或已衰败的竹林中。每年四至五月插秧前后,是此菌生长和采收季节。

【性味功用】

竹黄本身性味淡温,具活血化淤、通经活络、镇惊、化痰止咳和补中益气的作用。民间常用于治疗虚寒胃痛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气管炎、百日咳、坐骨神经痛、跌打损伤、贫血头痛等症,是中国一种重要的中药资源。

院长出版书籍

野生药用真菌 Sponsor 2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 Sponsor 3 Sponsor 4

关注公众号

备案信息

  •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051
  • 京ICP备2024055872号-2

Copyright © 2024.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.

Scroll